close

lisbon-938996_1280.jpg

        話說當年天真的以為考上國家考試到了公立高職擔任技佐,從此人生就能無所求。開始領薪水後才發現,工作上的收入只夠個人溫飽,如果要買房、買車、成家…將會非常辛苦。為了提高收入,我規畫了兩大方向,一是投資自已進而提升主動收入,二是投資理財創造被動現金流收入。

        投資自己的過程很苦,兩年在職進修教育學程、半年留職停薪教育實習、考教師資格檢定、通過教師甄試成為正式教師,前後共花費四年時間、精神、金錢後總算在主動收入上有所提升,預估兩年內可回收投入資金。有人算過公立學校教師在職所領薪水大約3千萬,退休後繼續領月退…只是,我們開始面臨人口紅利消失、少子化危機,當未來領退休金人口比工作繳稅的人還多時(年金破產議題),怎還能指望政府付得出退休金?!對於未來我想過怎樣的生活,現在就得做出行動。

       講到投資理財,要從念高中時談起,當年有位老師上課分享複利的觀念,例如年投資報酬率15%,每月持續不斷投入資金3000元,10年後、20年後資產將非常可觀!

       當天放學回到家,我用簡易計算機不斷按著1.15x1.15x1.15x…..心理有個憧憬,將來我的資產將是1.15x1.15x1.15x…..,當年老師推薦的投資標的是共同基金,因此從我念碩士班家教賺錢至服完兵役開始工作的前三年也是不斷的投資共同基金,xx大俄羅斯、xx印度、xx巴西、xx礦業、xx農金…。雖然知道複利的威力,但是實際上的投資報酬率怎麼只比定存好一些(2%~3%),有些還是負報酬?

       原來,我不懂共同基金、不懂它的持股是那些、不懂不論賺賠都要付的各種費用、不懂過去報酬率不等於未來報酬率,看似懂的卻只有各家公司推出各種響噹噹名字的產品、廣告文宣上寫的投資拉丁美洲、大中國、金磚四國、農金…什麼都能賺錢,怎麼就那麼剛好我買的都不賺錢?!突然想起一句話:牛會賺錢,熊也會賺錢,只有豬不會賺錢。

       2010~2011年,從東森財經頻道開始接觸價值投資觀念,改變過去對股市是賭場、投機遊戲的刻版印象,節目介紹存股達人溫國信老師,使用五年平均現金股息的16倍來找尋能提供穩定被動現金流收入的標的。2011年底,先是從撿股讚網站篩選出近十年均配的出現金股息的公司列入口袋名單,由於資金有限所以鎖定40元以下,當年買進了文曄(3036)、豐藝(6189)、廣積(8050)等股票。其中文曄(3036)、廣積(8050)已賣出只剩零股,原因是文曄與豐藝屬於同產業,單純比較現金殖利率、毛利率、股價…後,認為應該把文曄換成豐藝才是。廣積買進價位約33元,在上漲到50元時已全數賣出,理由是價差大於預估五年可領到的股息。

       很幸運地初次買股使用平均股息殖利率方法選股賺了一點錢,當然也與進場時間點2011年底總統大選前不確定因素導致股市低迷有關,能買進平均股息殖利率8%以上的好公司。2012~2014股市呈現多頭格局,我一有閒錢就投入股市,並陸續將共同基金解約,為的是買更多的股票,總計2014年共領現金股息約9萬元,總現金殖利率約8%。

       為何投資股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提到,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窮人則是辛苦工作賺錢。要如何讓錢幫我努力的工作賺錢呢?我的焦點放在當一間公司的股東,它應該是獲利能力佳,並且能持續創造現金流入,有價值的公司。

2016年又遇到了總統大選前不確定因素,股票天天都便宜:

市場先生每天都會造訪投資人,提出買賣股票不同的價格。Mr. Market給的報價大多時候都很合理,但偶而也會非常的瘋狂,投資人可以自由地決定是否買賣或者完全忽略他給的報價,即使拒絕,Mr. Market也並不介意,明天他仍然會再次登門造訪,再次提出不同的價格。

       最近,市場先生每天兜售的價格,真是天天都便宜,今天買明天跌、明天買後天跌,融資餘額更持續減少;恐慌的人多,只剩防禦型股票中華電信來到101~102元的價格。為什麼會有人想買100元以上的中華電,因為現在它最安全,只是依邏輯推理中華電不只目前很安全,以前90元時甚至更低價格它一樣很安全,我相信未來也是。股票市場上的買賣就是這麼奇怪,它便宜時不買乏人問津,偏偏要在變貴了的時候大家一窩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i2015light 的頭像
    sai2015light

    耕讀股海

    sai2015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